混凝土外加剂怎么添加合适呢?有哪些数据指标
纵观混凝土的发展历史,由传统混凝土到现代混凝土的出现,混凝土外加剂功不可没。混凝土外加剂自问世以来,其推广应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有许多权威人士从技术的角度否定过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价值。实践证明,混凝土外加剂对改善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性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对外加剂的研究和探索,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新品种混凝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而添加的一种物质,现在是建筑工业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原料,各种外加剂的应用更是使混凝土材料实现高性能化和绿色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混凝土制备者应对每一批水泥、每一批外加剂进行质量检测和混凝土试配试验,寻求原材料的技术特性,尽量将相互适应性好的外加剂与水泥配合使用,以避免因将不相适应的水泥与外加剂共同使用而造成的质量事故、材料浪费或成本提高。
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误区
1. 低价采购外加剂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搅拌站对于原材料的采购控制严格。搅拌站都希望以低的价格采购到原材料,混凝土外加剂也是如此。
搅拌站将外加剂采购价压低,势必导致外加剂厂家降低质量水平。而一般搅拌站在采购合同中很少明确外加剂的验收标准。即使有,也只是明确按照国标要求,而国标要求一般是低的标准。这就导致外加剂厂家在低价中标的情况下,供应的外加剂质量较低,一般勉强达到国标要求,难以满足搅拌站对外加剂的使用功能需求。
2. 限制混凝土外加剂掺量
搅拌站决策层对配合比成本监控严格,甚至对水泥用量、外加剂掺量也进行了明确要求。这必然导致技术部门在配合比设计时,不敢突破决策层的外加剂高掺量要求。
3. 缺乏对外加剂的质量监控和试配验证
目前,对于外加剂的入库检测,多数搅拌站是进行含固量、减水率、密度、净浆流动度等技术指标中的1~2项检测,很少搅拌站进行混凝土试验。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使外加剂含固量、减水率、密度、净浆流动度等技术指标满足要求,混凝土试验仍有可能达不到当初试配的效果,即混凝土减水率不足,或适应性不好。
在实际工程中,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应在混凝土拌合物制备前就完成,这样才能正确地选择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并确定出优化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水泥厂和外加剂厂应提供质量稳定的产品。如果某批水泥或外加剂出现了不相适应性问题,应立即配合分析和查找原因,以寻求有效的对策。